今年,北京兩次發(fā)布供地計劃,將一些擬上市的地塊情況公之于眾。無疑,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土地市場供求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但這種改變還遠遠不夠。首先,擬入市土地能否有更具體的時間?其次,同質或同區(qū)域土地能否不再“擠牙膏”,適當增加供應量?
例如,今年兩次供地計劃都沒有將農展館地塊列出,而有的已列出土地并未明確具體供應時間;再如,9月底成交的孫河地塊,同區(qū)域可供應量很多,但目前只有一塊土地推出,其他地塊上市不知其期。
黨的十八大報告86次提到“改革”,改革,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我們期待土地市場的供應思維也能改革、創(chuàng)新,在樓市調控中扮演更積極、更具有建設性的角色。
記者 張旭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