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是傳統(tǒng)美德,但并不是義務
時間:2016-09-05 09:3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尊老愛幼、禮讓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禮讓并不是義務。在乘座公共汽車、地鐵、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中,“坐自己位置錯了嗎?”當然沒錯,這是花錢購買來的權利。別人購買的座位,別人如何處理是別人的權利,任何人也不能代為強制處理。乘車人有困難應該去找乘務員,而不是要求別的乘客讓座,甚至指責“年輕人應該多學學”,讓禮讓演變成強迫和道德綁架,令人心塞。
其實讓不讓座從來就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只是一個基于個體理性的選擇問題。有的地方試圖通過立法罰款的方式來強制人們讓座,有的老人家則通過自己的嘴巴甚至拳頭來指責不讓座的年輕人,其實都很荒唐。正如一些網友評論道:“花了好幾百買的座位,結果站好幾個小時,還被認為理所當然,你試試。”雖然有些犀利,但的確也道出了一種樸素心聲,折射出公共資源的禮讓并非沒有邊界。
公共資源不能僅靠美德來平衡。美德可以引導人向善,也有助社會建立良性秩序,但美德不該成為義務,更不該用美德來彌補公共資源的缺失,以美德之名去進行道德綁架。公共空間的文明禮讓,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體諒,更需要良好有效的制度設計進行利益平衡,從而調節(jié)權利與道德的沖突,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健康發(fā)展。張均華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