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衛(wèi)士揭開 “女兒國”神秘面紗
時間:2018-12-07 10:2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在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內,中鐵一局新運公司格(爾木)庫(爾勒)鐵路建設者,正操作著大型鋪軌機將一節(jié)節(jié)軌排向前鋪設,沿著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邊緣向阿爾金山挺進,鋪軌到達女兒國車站,提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人民網 12月5日)
“有蘇伐刺瞿呾羅國,唐言金氏……即東女國也,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東接吐蕃國,北接于闐國。”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的東女國就在若羌,神秘的樓蘭古國就在此處,充滿古典氣息的女兒國也給人留下難忘回憶。而今,格庫鐵路的鐵軌就鋪到了“女兒國”車站,可以圓世人一個揭開神秘“少女”面紗一般的夢。
格庫鐵路東起青海省格爾木市,終到新疆庫爾勒市,是客貨共線的區(qū)域路網干線,全長1215公里。繞過了羊群和駱駝隊伍,以濕地和湖泊邊緣“描邊”,讓塔克拉瑪干沙漠(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的意思是:走得進,出不來)走得進,也出得來。格庫鐵路的沿線多為生態(tài)脆弱區(qū),建設鐵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任務重,施工難度大。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做到保質保量,“綠色理念”在這條鐵路上被展現。
新疆跨度最長的鐵路橋——臺特瑪湖特大橋順利合龍,格庫鐵路全線第一長隧——阿爾金山特長隧道、新疆段第一條隧道——依吞布克拉一號隧道順利貫通……格庫鐵路建設取得了多項成就的同時,也獲得了“環(huán)保衛(wèi)士”的殊榮。建設時,為保護臺特瑪湖特大橋的自然環(huán)境不被破壞,橋墩樁不選用化學泥漿,而是采用了工期更長、造價更高的膨潤土造漿護壁。建設阿爾金山特長隧道時,為防止對野生動物的水源地造成破壞,施工單位放棄了原始的設計,繞開了水源地,將鐵路建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被譽為“大漠新絲路”的格庫鐵路,是繼蘭新鐵路和哈額鐵路后第三條出疆鐵路,開辟了新疆中部到青海中部的軌道交通,也是由新疆進入中亞南歐的重要通道。格庫鐵路的建設使西南、青藏、東南沿海地區(qū)與新疆、中亞、西亞、歐洲之間的物資運輸變得更加快捷,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和新疆地區(qū)的“東聯(lián)西出,西來東區(qū)”戰(zhàn)略的推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點項目,新疆出疆的重要通道,格庫鐵路能促成新疆地區(qū)北、中、南三條大通道的形成,進一步完善我國西部地區(qū)的鐵路網結構,推動沿線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和資源開發(fā)。真正做到直達新疆的快速便捷,極大促進西部開發(fā),進一步完善我國內陸與中亞、地中海等地區(qū)的陸路運輸通道。(文/楊佳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