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不應成為進入圖書館的“門檻”
時間:2021-12-17 15:5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求知之心,人皆有之。學堂中,有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學習課本中的知識;公園里,有老年人苦心鉆研樂器演奏,來彌補年輕時的遺憾。要說學習氛圍最濃厚的地方,非“圖書館”莫屬。筆者每到周末,都會去圖書館來度過閑暇時光,一次偶然機會,翻閱圖書館的留言本,其中一段對話溫暖了我:
進館讀者:“圖書館的各項設施都挺好,但會有流浪漢進來,臟兮兮的,應貼一張通知,“禁止流浪漢入內”。
工作人員:“流浪者也有閱讀的權利,我無權拒絕他們來讀書!”
這句鏗鏘有力的回應,充分反應了我們的社會在不斷進步,文明社會的正在逐漸形成。流浪者可能暫時窘迫,居無定所,但不代表著我們可以拒絕他對知識的渴望,對文化的追求。“知識改變命運”,小小的一本書,其中蘊含的哲理很可能就使流浪漢改變自己的一生,能像其他人一樣,過上幸福而溫暖的日子。
進館讀者提出的質疑,筆者也表示理解,每個人都希望能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這是人之常情,進館者的個人衛(wèi)生問題,可以由圖書管理員提醒,可以想辦法解決,在不干擾其他讀者的情況下,任何 人都無法剝奪包括流浪漢在內的公民進入圖書館的權利,某種意義上,文字和閱讀本身就是為了實現(xiàn)智慧的撒播和知識鴻溝的縮小。營造“人人愛閱讀”的氛圍,同樣也是大力推動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重點工作,每位公民都是參與者,見證者,流浪者愛閱讀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流浪者愿意與知識親近,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可能,這應是文明社會的福音。
我們希望智慧的海洋能容納每一顆求知之心,也希望更多的流浪者因為知識而改變了流浪的命運,希望他們能用知識武裝頭腦,邁著更堅定的步伐,擺脫流浪,走向未來溫暖美好的生活。常懷一顆溫暖包容之心,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你我共建文明城市。張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ish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