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正月十三有講究大有講究大吉大利 百無禁忌看看更明白?
時間:2021-02-23 22: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原標題:正月十三有講究大有講究大吉大利 百無禁忌看看更明白?
 
  正月是農(nóng)歷年的一月,在正月里的每一天都有禁忌和講究,那么正月十三不宜做什么?正月十三有什么忌諱?
 
  正月十三不宜做什么
 
  正月十三又稱楊公祭,據(jù)說楊家將在正月十三這天出征,損失了七員大將,認為這個日子不吉利,然后做為紀念代代流傳。 正月十三日,歷書上載明,是楊公忌日,諸事不宜。
 
  正月十三有什么忌諱
 
  點灶燈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這種風俗始于南宋,文獻記載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請預(yù)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的民俗。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并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城隍廟中看燈的人絡(luò)繹不絕。明末清初,城中包壯行家做出的彩燈聞名遠近,稱為“包燈”。這天,鄉(xiāng)下尚有出嫁女請娘之俗。傍晚,農(nóng)家有煨百蟲、放燒火、爆白花之舉。人們還要請坑三姑和灰堆婆婆解答疑難問題。解放后,城市元宵活動以燈會為主,在文化宮、文化館、公園等地設(shè)燈景,供群眾觀賞娛樂。
 
  楊公十三忌
 
  大多數(shù)人們都知道農(nóng)歷的正月十三,忌做活,忌出行,這是為什么呢?舊俗迷信以農(nóng)歷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兩天為百事禁忌日,此稱為“楊公忌日”,又稱“楊公十三忌”。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這十三個“忌日”分別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楊筠松(834-906年),名益,字筠松,號救貧,贛州人。中國四大堪輿明師之一。因楊筠松一生用堪輿之術(shù)為無數(shù)貧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人們尊稱他為楊救貧。楊公一生傳奇頗多,一生用所學(xué)堪輿之術(shù)以救善良、善德之人之貧苦,期間有歹人、惡人要挾楊公點地,楊公不從;期間有政客、歹惡之人得不到他點的吉地,期間加害楊公,楊公一生有十三次被害,因楊公救人無數(shù),福德深厚,每次有驚無險 ,所以楊公有十三忌。楊公一生有十三忌就是惡人求不到吉地,變設(shè)法害死他,但吉人天相,善德必昌,每次都只有驚險,卻沒有給人害死,楊公的三千弟子變把那十三次受害的日子定為楊公忌日。他的弟子在這十三天內(nèi)便不為人造葬作福,在家為師做忌。
 
  正月十三有什么習(xí)俗
 
  燈頭生日
 
  在正月十三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并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城隍廟中看燈的人絡(luò)繹不絕。
 
  滾龍燈
 
  繁昌荻港鎮(zhèn)春節(jié)玩滾龍的習(xí)俗已傳承了一百多年,一般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為試燈,十四日為起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圓燈。試燈這天傍晚,六條老龍和多條滾龍首次上街。華燈初放時,龍燈開始上下穿行,四處盤旋飛舞。街道兩側(cè),家家懸燈,各家各戶焚香放炮。接著,滾龍、花藍、故事燈、走馬燈、魚燈、獅子燈、兔子燈、蝴蝶燈、金瓜燈都上了街。這時路上各色龍燈川流不息,各樣彩燈閃爍輝煌,一直要鬧到三更以后,方才收燈,次日再接著玩燈,直到十六日圓燈。
 
  扎彩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扎彩燈開始。老北京的年禧歌謠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也就是說,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結(jié)彩扎彩燈啦!
 
  吃湯圓
 
  “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是揚州人的又一舊習(xí)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湯圓,寓意“圓圓滿滿”。其實孩子們的心早已飛向大街,三扒兩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煙地三五成群地急著跑到街上去看花燈了。
 
  祭祀關(guān)公
 
  在西安長安區(qū)農(nóng)村有這樣一種習(xí)俗,每年正月十三這天,要祭祀關(guān)公。而祭祀關(guān)公所用的一種叫“添碟子”的貢品您見過嗎?一粒粒飽滿的大黃豆被排成一溜溜屋檐,各種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被竹棍嵌接,一層層碼在由幾個碟子駕起來的造型上,最后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臺樓閣,這就是長安區(qū)獨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添碟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ishbao.com.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quán)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wǎng)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wǎng)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zhuǎn)載純粹出于為網(wǎng)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wǎng)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quán)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