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百年寶藏終見天日 忠“江口沉銀”的秘密被挖掘(3)
時間:2016-01-02 10:4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正史《明史》記載,張獻忠在被迫撤離成都前,干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讓部下在錦江筑堤,抽干江水,在堤壩下游的泥沙中挖出數丈深的大坑,將劫掠來的財寶傾倒其中,再重新決堤放水,將大坑沖平、淹沒,以此掩人耳目。后來的史書《明紀》,也一字不易地抄錄了這條史料。

  地方志《彭山縣志》上對張獻忠寶藏的下落則另有說法:張獻忠撤離成都時,因為旱路已被清軍封阻,只得改道由水路出川,但船隊沿錦江剛行至彭山縣江口境內,便遭到當地的地主武裝楊展部隊的襲擊,幾乎全軍覆沒。張獻忠不得已退回成都,許多滿載金銀的木船則沉沒于錦江。更有人說,張獻忠的船只是自焚,楊展的幕僚費密在清康熙年間所著的《荒書》中也記載:“楊展先鋒見賊焚舟。”張獻忠為何自己燒了船只?這無疑為“江口沉銀”之說又添了一層神秘面紗。

  民間流傳的第三種說法是:張獻忠自知兵敗,撤離成都前,提前讓手下做了許多木筒,將銀錠灌藏其中,投入錦江,使其順水漂流,準備在狹隘處打撈。可惜途中遭到楊展兵馬的埋伏,尚未來得及打撈便兵敗如山倒,那些木筒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沉于江底。

  無論哪種說法,都指向張獻忠將所掠財寶沉于江中,地點就在江口附近。這無疑為后人沿江尋寶留下了無盡的空間。

  尋寶從未間斷

  咸豐皇帝也曾設法打撈

  如此巨額財富,后人自然垂涎已久。從清朝到民國,從朝廷、官員、將領到地方軍閥、普通百姓,對張獻忠寶藏無不津津樂道。

  傳說中,最早得到張獻忠寶藏的人是楊展。查證史書可得知,那場發(fā)生在江口的戰(zhàn)役確有其事,交戰(zhàn)雙方便是張獻忠與楊展,前者大敗,后者勝。基于此,后人猜疑,張獻忠江口沉銀被楊展所獲。根據費密在《荒書》中的記載,楊展起初并不知道沉船中藏著什么,后來,一個漁民將其打撈上來,數萬兩金銀盡歸楊展所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fishbao.com.cn/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女邦網 IT人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