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巴提交給SEC的文件,指出了迪士尼財務造假的幾種方式。首先是門票方面,免費的高爾夫球賽及促銷活動發(fā)放的免費門票,會被按照票面價格進行虛假收入記錄。其次在禮品卡層面,迪士尼將500美元的禮品卡按面值計入收入,但實際上客人用折扣只支付了395美元。庫巴還聲稱,員工有時會對禮品卡的收入記入兩次,有時即使是客戶在投訴后獲得的免費贈送禮品卡,也會被記錄到收入中。
針對這一系列不規(guī)范操作,庫巴表示,迪士尼的會計系統(tǒng)存在設計漏洞,致使虛假操作難以被追蹤,僅在2008-2009財年,迪士尼年收入可能被夸大了60億美元。而根據(jù)迪士尼年報顯示,主題樂園和度假區(qū)2009年總收入為109億美元。
庫巴介紹稱,2013年、2016年她兩次向迪士尼管理層報告收入虛增問題,但迪士尼團隊并未跟進。2017年8月,庫巴首次向SEC提出自己的猜測,約一個月之后被迪士尼解雇。之后她兩次向SEC進行舉報,最近一次為今年6月。庫巴最近提交的一份材料顯示,迪士尼有通過篡改收入類型進行避稅的嫌疑,如將顧客的客房消費記為食品、飲料消費,以便減少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的銷售稅。
迪士尼對庫巴的指控表示否認,稱這位前員工的指控完全沒有根據(jù),并表示這種行為是“不恰當且充滿而惡意的,”但這一事件已給迪士尼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消息傳出后,帝國資本(Imperial Capital)降低了迪士尼股票的評級,將迪士尼目標價從147美元下調至140美元。SEC表示,證監(jiān)會會認真對待這次指控,并稱調查正在進行中。
“版權狂魔”、搜包、拒退票?迪士尼今年頻陷風口浪尖
除了營收不及預期、被指財務造假之外,今年,迪士尼還多次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引發(fā)全民熱議。
7月31日,以“x分鐘看電影”系列視頻而爆紅的網(wǎng)紅博主谷阿莫被迪士尼告上法庭。兩年前,迪士尼等 5 家影視公司控告谷阿莫“x分鐘看電影”中13個視頻擅自取用電影片段,違反《著作權法》構成侵權。
近日,據(jù)美國媒體報道,迪士尼與《蜘蛛俠》版權所屬方索尼產生分歧,雙方疑因版權劃分不一致而導致合作終止,陷入僵局。
此前,迪士尼因為重視版權被戲稱為“版權狂魔”。1987年日本某小學在游泳池內繪制米奇,第61屆奧斯卡頒獎禮開幕式上某歌舞家飾演白雪公主進行表演,2012年日本某團隊的游戲中采用米老鼠形象,都被迪士尼公司以“侵害著作權”為由控告。為了保護著作權,迪士尼在全球范圍內發(fā)起的維權行動還不止這些。正如1989年迪士尼發(fā)言人歐文·奧肯所說:“我們總是在打官司。”
讓迪士尼飽受爭議的還有“臺風天退票無門”事件。8月9日,受“利馬奇”臺風影響,上海迪士尼發(fā)布暫時閉園的消息,在閉園通知中,對購買了當日門票的游客,園方僅給出改期方案,而沒有給出退票方案,引發(fā)全民關于迪士尼“霸王條款”的討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8月10日,繼2018年6月上海迪士尼樂園因“1.4米兒童票不合理”被廣東高院法官起訴后,迪士尼被曝因“禁止自帶飲食”被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告上法庭。該學生認為,園方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強制翻包檢查并阻止其帶入食物的行為侵犯了她的合法權益。8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發(fā)《四問上海迪士尼:翻包、“雙標”,憑什么?!》,引發(fā)網(wǎng)民熱烈討論。有網(wǎng)友爆料稱,全世界僅亞洲的迪士尼不讓外帶食品。
對此,上海迪士尼8月23日回應稱,消費者反映的禁止攜帶食物、翻包檢查、拒絕退票等問題屬于園區(qū)規(guī)定,目前不會更改相關政策。美國迪士尼樂園總部則表示,每個迪士尼樂園都有自己的政策,總部無法回復上海迪士尼的相關問題。面對迪士尼的“堅持”,眾多網(wǎng)友紛紛表示“不會再去”。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吳佳靈